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上升阶段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016年已突破100亿,以43.3%的增长率达到了100.60亿元,预计2017年增长率将提高至51.2%,产业规模达到152.10亿元,并于2019年增长至344.30亿元。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但产业布局、技术研究等基础设施正处于进步期,随着科技、制造等业界巨头公司的布局深入,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而随着众多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的诞生和成长,人工智能将出现更多的产业级和消费级应用产品。
2015年是人工智能创业年
北京是人工智能创业重镇
42.9%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位于北京,而上海则拥有16.7%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15.5%位于深圳,而广州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占比则为7.7%。在北上广深之外,浙江和江苏分别拥有5.4%和3.6%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人工智能是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北京的人才、技术、产业、资本等环境都优于其它地区,是人工智能的创业重镇。有丰富技术、硬件和产业资源的深圳和上海也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共有82.8%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分布在北上广深,在一定程度说明,人工智能产业将形成以北京为绝对核心,上海、广州、深圳为重点城市的地理布局。
计算机视觉是创业公司最多的领域
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所属领域分布中,计算机视觉领域拥有最多创业公司,高达35家,紧随其后的是服务机器人领域,有33家,而排名第三的是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18家,智能医疗、机器学习、智能驾驶等也是相比比较热门的领域之一。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可应用到安防、金融、硬件、营销、驾驶、医疗等领域,而目前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水平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广泛的商业化渠道和技术基础是其成为最热门领域的主要原因。
手机网民较为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
手机网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程度不高
高达47.4%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一般,20.0%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比较不了解,认为自己对人工智能比较了解的手机网民占比为21.6%。虽然人工智能作为社会热点,被提及和讨论的范围比较广,但是,更多的是基于传播媒体的角度去报道,而对人工智能的涵义、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探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虽内涵丰富,然而目前仍处于学科和技术边缘,在手机网民中广泛普及仍有一定阻碍和难度。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将从媒体逐渐走向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之中,而手机网民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语音识别的人工智能水平最受认可
有46.0%的手机网民认为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发展水平较高的领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智能家居,得到了40.5%的手机网民的认可,而机器人、智能驾驶、个人助手、无人机等领域亦得到了较多的手机网民认可,其中,智能安防和智能金融的认可度较低。语音识别作为发展较为充分的领域之一,不乏科大讯飞等出色企业,有着较为成熟的产品体系,已经实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落地,是用户较为熟悉和满意的细分领域。智能家居被认为最具发展价值41.0%的手机网民认为智能家居是最具发展价值(包括社会、经济等价值)的领域之一,紧随其后的是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医疗等,而仅为9.7%、9.2%的手机网民认为智能金融、可穿戴设备存在较大发展价值。智能家居一方面范畴较为广泛,涉及众多的家庭产品,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得到充分发展的智能家居,能够很大程度地改善人们的生活。智能驾驶、机器人、智能医疗等领域,既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在生命健康方面给社会带来价值。
体力劳动最有可 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1. 大公司产业链布局广,创业公司专业性强
产业链特征方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基于资源能力,大公司的参与布局较广,在基础层、技术层及应用层皆有所布局。中国不乏优秀的人工智能公司,大部分专业性较强,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研究,其中,计算机视觉领域集中了大批的优秀创业公司。但是,各应用场景之间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2. 以B端业务为主
3. 人才成本较大,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
4. 传统行业和技术给予充分的支持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趋势预测
1. “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新业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专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一个庞大的高新技术合集,“人工智能+”作为一直新经济业态已经开始萌芽,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拥抱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助力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人工智能产业将成为独角兽集中地
3. 人才储备将成为制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4. 人工智能全面发展需要更多的积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市场商务
023-85238885客服热线
400-008-2859欢迎关注龙智造工业云平台